电针通过调节 SOD1 小鼠神经肌肉接头破坏和神经元变性减轻运动功能障碍。
摘要来源:大脑资源公牛。 2024 年 10 月 1 日;216:111036。 Epub 2024 年 7 月 29 日。PMID:39084570
摘要作者:刘俊阳、赵维佳、郭杰、康凯文、李华、杨晓航、杰李,王强,乔海发
文章来源:刘俊阳
摘要: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致命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是神经肌肉接头(NMJ)的进行性破坏)和运动神经元的退化,最终导致负责运动和呼吸的随意肌萎缩和麻痹。 NMJ、突触在 ALS 中,运动神经元和骨骼肌纤维之间的IC 连接极其脆弱。为了确定早期电针(EA)干预对损伤后神经重新支配和再生的影响,首先使用SOD1小鼠建立坐骨神经损伤(SNI)模型,并在百会(DU20)进行早期电针(EA)干预,双侧足三里(ST36)。结果显示,电针增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腓肠肌结构完整性和肌纤维横截面积,上调乙酰胆碱酯酶表达,促进α7烟碱醋酸胆碱共定位受体和α-肌动蛋白。总体而言,这些结果表明电针可以促进 SOD1-SNI 小鼠受损神经的修复和再生,并延缓 NMJ 变性。此外,大脑皮层分析表明,电针可减轻 SOD1 小鼠的皮层运动神经元损伤。初步归因于抑制干扰素基因通路的环GMP-AMP合酶刺激剂和干扰素-β的释放,抑制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化和干扰素-γ的分泌,从而进一步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炎症因子的表达。综上所述,电针可延缓 SOD1 小鼠 NMJ 的退化,减轻皮质运动神经元的损失,从而延缓疾病的发生,同时缓解肌肉萎缩,改善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