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素对大鼠模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和部分肝切除的保肝作用。
摘要来源:Mol Biol Rep. 2024 May 10 ;51(1): 643. Epub 2024 年 5 月 10 日。PMID:38727775
摘要作者:Tetsuya Okuyama、Richi Nakatake、Kentaro Ito、Morihiko Ishizaki、Hidesuke Yanagida、Hiroaki Kitade、Katsuhiko Yoshizawa、Yukinobu Ikeya、Mikio Nishizawa、Mitsugu Sekimoto
文章隶属关系:< p>Tetsuya Okuyama摘要:背景:黄芩素是黄芩中的主要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包含在汉方正斋子中用于治疗肝炎和黄疸的配方。然而,人们对其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保肝作用知之甚少,HIRI是一种由介入手术直接引起的严重临床病症。我们的目标是探讨黄芩素对 HIRI 和部分肝切除术 (HIRI + PH) 的保肝作用及其潜在的潜在机制。
方法和结果:<雄性 Sprague-Dawley 大鼠腹腔注射黄芩素 (5 mg/kg) 或盐水,并且肝缺血 15 分钟后接受 70% 肝切除术。再灌注后,收集肝脏和血液样本。肝缺血和肝切除术后 30 分钟监测存活率。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处理的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中,分析黄芩素对炎症介质产生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黄芩素抑制细胞凋亡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这是 HIRI + PH 治疗引起的组织学损伤的特征。黄芩素还可以降低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的 mRNA 表达。此外,HIRI + PH治疗引起了这些患者的肝酶偏差。朗姆酒和残余肝脏肥大,黄芩素可抑制这些症状。在致死性 HIRI + PH 治疗组中,黄芩素显着降低了死亡率。在 IL-1β 处理的大鼠肝细胞中,黄芩素抑制 TNF-α 和趋化因子 mRNA 表达以及核因子 -κB (NF-κB) 和 Akt 的激活。
结论:黄芩素治疗可减轻 HIRI + PH 引起的肝损伤,并可能促进生存。这种潜在的保肝作用可能部分与通过抑制肝细胞中 NF-κB 活性和 Akt 信号传导来抑制炎症基因诱导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