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苷预处理可改善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摘要来源:Int Immunopharmacol。 2020 年 12 月;89(A 部分):107005。 Epub 2020 年 10 月 9 日。PMID:33045574
摘要作者:沉云台、沉向荣、程耀、刘玉兰
文章所属单位:沉云台
摘要:背景:据报道,杨梅苷对肝脏疾病具有保护作用,但杨梅苷对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仍有待探索。本研究旨在探讨杨梅苷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阐明其潜在机制。
方法:小鼠在肝 I/R 损伤建模前用杨梅苷进行预处理。对小鼠进行预处理肝缺血前杨梅苷或载体。一些小鼠进一步用 PI3K 抑制剂 LY294002 预处理。再灌注 6 小时后收集肝组织和血液样本。通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以及组织学检查来确定肝损伤程度。通过q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评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IL-4和IL-10的表达水平。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和一氧化氮(NO)含量。进行蛋白质印迹和 caspase-3 活性以确定杨梅苷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增殖相关基因(Cyclin D1和Cyclin E1)的表达水平。 p-Akt、p-mTOR 和 p-eNOS 的表达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对肝脏组织进行研究。
结果:杨梅苷不仅显着降低 ALT、AST 和 LDH 水平,而且与肝I/R损伤组相比,肝组织坏死面积也减少。此外,杨梅苷预处理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抑制氧化应激减轻肝损伤。 Western blotting 和 caspase-3 活性表明杨梅苷可抑制肝脏 I/R 诱导的细胞凋亡。杨梅苷通过上调 Cyclin D1 和 Cyclin E1 的表达水平促进肝 I/R 损伤后的肝细胞增殖。进一步的实验表明,杨梅苷预处理通过激活 PI3K/Akt 信号通路增加一氧化氮 (NO) 的产生。然而,杨梅苷引发肝细胞增殖,并且 NO 合酶激活被 LY294002 阻断。
结论:这些 r结果表明,杨梅苷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改善肝脏增殖,上调p-eNOS表达来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