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

单击此处阅读完整文章。

摘要标题:

银杏滴丸对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摘要来源:

中医。 2020 年 11 月 19 日;15(1):122。 Epub 2020 年 11 月 19 日。PMID:33292377

摘要作者:

王铮、张平、王庆庆、盛学平、张建兵、卢晓燕、晓辉范

文章归属:

王正

摘要:

背景:肝脏缺血/再灌注(I/R) )损伤是各种临床情况下不可避免的病理现象,如肝移植、切除手术或休克,是术后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银杏叶滴丸(GBDP)是中国特有的银杏银杏叶提取物制剂具有多种有益的生物活性。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GBDP对体外和体内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缺氧/复氧 (H/R) 实验在 α 小鼠肝 12 (AML-12) 细胞和原代肝细胞中进行,这些细胞经过 GBDP(60 或 120 µg/mL)预处理,然后在缺氧室。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溴化四唑(MTT)测定检测细胞活力。通过Annexin V染色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检测GBDP对H/R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C57BL/6小鼠用于建立肝I/R损伤模型,并用GBDP(例如100或200mg/kg/天)预处理两周。通过检测血浆丙氨酸反式水平来评估肝损伤情况谷氨酰胺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来确定肝脏炎症。最后,通过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生物素缺口标记(TUNEL)染色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蛋白质印迹分析来研究GBDP对小鼠的抗凋亡作用。

结果:在体外研究中,GBDP 预处理提高了 H/R 损伤模型中 AML-12 细胞的细胞活力。同样,在从 C57BL/6 小鼠分离的原代肝细胞中也发现了相同的结果。此外,GBDP 减少了凋亡细胞的数量,并减少了 H/R 损伤诱导的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在体内研究中,口服 GBDPALT 和 AST 水平显着下降证明肝损伤得到改善。此外,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GBDP减少了肝组织中坏死区域的大小。此外,中性粒细胞浸润和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减少表明GBDP可能发挥抗炎作用。更重要的是,GBDP 减少了肝脏中 TUNEL 阳性细胞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表明 GBDP 具有抗凋亡作用。

结论:< /span>我们的研究结果阐明了GBDP具有抗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潜在作用,其特点是抗凋亡、抗坏死和抗炎特性,这有望为治疗策略的探索做出贡献肝脏 I/R 损伤。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银杏,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