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木叶提取物的抗氧化特性及其对双氯芬酸钠诱导的大鼠肝毒性的保护作用。
摘要来源:J Food Biochem。 2019 年 2 月;43(2):e12704。 Epub 2018 年 10 月 28 日。PMID:31353658
摘要作者:Abdalla E El-Hadary、Mohamed Fawzy Ramadan
文章隶属关系:Abdalla E El-Hadary
摘要:辣木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药用植物。目前的研究评估了辣木叶乙醇提取物 (MLE) 对实验性双氯芬酸钠 (DcNa) 诱导的雄性大鼠肝毒性的影响。用不同极性的不同溶剂提取叶子。评估涉及总酚类化合物、总黄酮类化合物和针对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 (DPPH·) 的自由基清除活性。进行 HPLC 来鉴定酚类化合物,其中乙基香兰素 (1,205 mg/kg)、3-OH-酪氨酸l (812.2 mg/kg)、苯甲酸 (273.8 mg/kg)、水杨酸 (240.0 mg/kg)、绿原酸 (233.3 mg/kg) 和 3,4,5-甲氧基肉桂酸 (172.5 mg/kg) )进行了测量。 50 只动物(每个治疗组由 10 只大鼠组成)接受了 5 次治疗,实验持续了 4 周。动物接触 DcNa (100 mg/kg) 和两剂 MLE 以及水飞蓟素(一种抗氧化剂黄酮类 CHO),为期 4 周。肝脏标志酶,包括碱性磷酸酶、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以及尿素、尿酸和肌酐升高。 DcNa 处理的大鼠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下降。 DcNa处理的大鼠肝组织中的匀浆一氧化氮增加,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谷胱甘肽和过氧化氢酶各自的活性下降。可以得出结论,两种剂量的 MLE 和水飞蓟素均具有显着的保肝作用,具有抗 DcNa 诱导的肝损伤的抗氧化活性 (AOA)。实际应用:与水飞蓟素(作为参考药物)相比,MLE 的给药可改善肾功能,并起到抗氧化酶的作用。 MLE在体内表现出AOA,这对对抗DcNa引起的氧化性肝损伤具有积极作用。 MLE 中的酚类物质保护了质膜,增强了肝脏的再生和修复能力。该研究证明了 MLE 的保肝活性,并建议使用 M. oleifera 叶治疗肝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