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芒柄花素和生物豆芽素 A 通过调节 NfκB/pAkt 信号分子来防止利托那韦诱导的肝毒性。

摘要来源:

生命科学。 2018 年 11 月 15 日;213:174-182。 Epub 2018 年 10 月 13 日。PMID:30326221

摘要作者:

Alauddin、Swati Chaturvedi、Mohd Yaseen Malik、Lubna Azmi、 Ila Shukla、Zaiba Naseem、ChandanaVenkateswara Rao、Naresh Kumar Agarwal

文章所属机构:

Alauddin

摘要:

目标:<利托那韦 (RIT) 是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蛋白酶抑制剂 (PI),可有效对抗 HIV-1 和HIV-2。在PI的各种不良反应中,肝毒性是RIT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红三叶草异黄酮被发现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细胞凋亡活性。此外,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些异黄酮可以用来减轻药物的副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确定芒柄花素 (FMN) 和生物鸡素 A (BCA) 对 RIT 诱导的肝毒性的影响。

主要方法:< /span>五组动物接受治疗,分别为对照、毒性对照(RIT)、第三组(RIT+FMN)、第四组(RIT+BCA)、第五组(RIT+FMN+BCA)、第六组(FMN+BCA)14天。对动物进行肝毒性标记物、炎症生物标记物、体内生化抗氧化参数的估计评估。通过组织病理学和蛋白质印迹检查进一步评估肝组织,以了解在肝毒性中起关键作用的凋亡基因表达的定位。

主要发现: FMN 和 BCA 改善了肝脏生化标志物水平的升高,减弱了 RIT 诱导的 Bax、caspase-3、NFκB 和 eNOS 激活并影响 Bcland pAkt 水平。肝组织和血清中也观察到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变化。

意义:FMN 和 BCA 发挥保肝作用通过调节氧化应激、炎症、细胞凋亡和逆转组织变性发挥作用,表明其在肝毒性和其他肝细胞疾病中具有治疗作用。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