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临床试验:乳杆菌 GG 调节肠道菌群、代谢组和内毒素血症患者肝硬化。
摘要来源: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14 年 5 月;39(10):1113-25。 Epub 2014 年 3 月 16 日。PMID:24628464
摘要作者:J S Bajaj、DM Heuman、PB Hylemon、A J Sanyal、P Puri、R K Sterling、V Luketic、R T Stravitz、MS Siddiqui、M Fuchs、LR Thacker、J B Wade、K Daita、S Sistrun、MB White、NA Noble、C Thorpe、G Kakiyama、W M Pandak、M Sikaroodi、PM Gillevet< /p>文章隶属关系:
J S Bajaj
摘要:背景:研究性新药 (IND) 政策下批准的个别益生菌菌株在肝硬化中的安全性最低l 肝性脑病(MHE)尚不清楚。
目的:这项 I 期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益生菌乳杆菌 GG (LGG) 与安慰剂相比的安全性、耐受性,其次是通过 MHE 患者的认知、微生物组、代谢组和内毒素分析来探索其作用机制。
方法:患有 MHE 的肝硬化患者在接受标准饮食和多种维生素治疗后,按 1:1 的比例随机分为 LGG 或安慰剂 BID 组,并随访 8 周。在基线和研究结束时收集血清、尿液和粪便样本。在第 4 周和第 8 周评估安全性。使用相关网络分析各组之间的内毒素和全身炎症、使用多标记焦磷酸测序的微生物组、血清/尿液代谢组。
结果:三十名 MHE 患者(14LGG 和 16 安慰剂)完成了研究,在严重不良事件方面没有任何差异。然而,LGG 患者的自限性腹泻更为常见。维持标准饮食,LGG 批次自始至终具有可比性。仅在 LGG 随机分组中,内毒素血症和 TNF-α 减少,微生物组发生变化(肠杆菌科减少,Clostridiales Incertae Sedis XIV 和 Lachnospiraceae 相对丰度增加),与氨基酸、维生素和次级 BA 代谢相关的代谢物/微生物组相关性发生变化。未发现认知能力发生变化。
结论:在这项 I 期研究中,乳杆菌 GG 在以下情况中是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肝硬化,并与内毒素血症和生态失调的减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