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蔓越莓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内可预防毒性大鼠肝线粒体损伤,在体外可清除自由基。

摘要来源:

细胞生化功能。 2015 年 6 月;33(4):202-10。 Epub 2015 年 5 月 11 日。PMID:25962994

摘要作者:

Elena A Lapshina、Maria Zamaraeva、Vitali T Cheshchevik、Ewa Olchowik-Grabarek、Szymon Sekowski、Izabela Zukowska、Nina G Golovach、Vasili N Burd、Ilya B Zavodnik

文章隶属关系:

Elena A Lapshina

摘要:

本研究是为了进一步开展阐明类黄酮生物活性机制,重点关注蔓越莓的抗氧化和保护作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中毒期间自由基生成系统中的类黄酮以及线粒体超微结构中的类黄酮。蔓越莓类黄酮(7mg/kg)治疗慢性四氯化碳中毒大鼠阳离子可防止线粒体损伤,包括线粒体外膜的碎片、破裂和局部丢失。在自由基生成系统中,蔓越莓黄酮类化合物可有效清除一氧化氮 (IC50  = 4.4 ±0.4 μg/ml)、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IC50  = 2.8 ± 0.3 μg/ml) 和羟自由基 (IC50 = 53 ± 4 μg/ml)。还原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IC50为2.2±0.3μg/ml。黄酮类化合物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脂质体膜中的脂质过氧化和经紫外线照射或有机氢过氧化物处理的红细胞中的谷胱甘肽氧化,并降低了脂质体膜外层的刚性。蔓越莓黄酮类化合物的保肝潜力可能是由于对大鼠肝脏线粒体损伤的特异性预防。黄酮类化合物针对线粒体的作用可能与自由基清除特性和各种线粒体事件的调节有关。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蔓越莓, 黄酮类化合物,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