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分离芦荟叶活性成分的抗肿瘤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调节。

摘要来源:

Curr Med Chem 。 2009 年 11 月 24 日。Epub 2009 年 11 月 24 日。PMID:19941474

摘要作者:

H A El-Shemy、M A M Aboul-Soud、A A Nassr-Allah、K M Aboul-Enein、A Kabash、A Yagi

文章隶属关系:< p>生物技术实验室主任 FARP,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系,开罗大学农学院,12613 Giza,埃及。 [电子邮件受保护]

摘要:

目标本研究旨在评估所选芦荟 (A. vera) 活性成分的潜在抗癌特性以及对抗氧化酶活性的调节作用。因此通过超临界流体萃取从芦荟叶中提取三种蒽醌(即:芦荟素、芦荟大黄素和芦荟甙),并随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此外,还测试了源自 Verectin(A. vera 中存在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 14 kDa 糖蛋白)的 N 端八肽。在体内,活性成分表现出显着延长肿瘤移植动物的寿命,顺序如下:芦荟甙>八肽>芦荟素>芦荟大黄素。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芦荟活性成分对艾氏腹水癌细胞(EACC)数量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其抑制顺序为:芦荟甙>芦荟大黄素>八肽>芦荟素。此外,在台盼蓝细胞活力测定中,活性成分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癌细胞表现出显着的浓度依赖性细胞毒性。此外,在 MTT 细胞活力测试中,芦荟-研究发现大黄素对两种人结肠癌细胞系(即 DLD-1 和 HT2)具有活性,IC(50) 值分别为 8.94 和 10.78 microM。用活性成分(100 µg ml(-1))处理人AML白血病细胞会导致不同强度的核小体间DNA断裂,这是细胞凋亡的标志,顺序如下:芦荟大黄素>芦荟素>芦荟苷>八肽。有趣的是,用活性成分治疗 EACC 肿瘤导致关键抗氧化酶(SOD、GST、tGPx 和 LDH)的活性显着升高。我们的数据表明,所测试的维拉化合物可能通过调节抗氧化剂和解毒酶活性水平发挥化学预防作用,因为它们是肿瘤发生的指标之一。这些研究结果是根据芦荟植物提取物开发发展中国家负担得起的高效、特异性和无毒抗癌药物的潜力进行讨论的。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