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绿茶成分儿茶素可导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生不依赖半胱天冬酶的坏死样细胞死亡。

摘要来源:

Cancer Sci。 2009 年 2 月;100(2):349-56。 PMID:19200260

摘要作者:

Reo Iwasaki、Kinji Ito、Takaomi Ishida、Makoto Hamanoue、Souichi Adachi、Toshiki Watanabe、 Yuko Sato

摘要:

由于选择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格列卫,STI571)的发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的治疗策略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它显着提高了中位生存期。然而,伊马替尼耐药性的出现提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新的治疗方法。儿茶素是绿茶中的多酚化合物,由于其潜在的抗肿瘤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迄今为止,(-)-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GCG)是儿茶素中含量最丰富的成分。techin 已被证明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激活半胱天冬酶在几种肿瘤细胞系中引起典型的细胞凋亡。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 EGCG 主要通过 CML 细胞 K562 和 C2F8 中的半胱天冬酶独立机制引起坏死样细胞死亡,而伊马替尼则诱导典型的凋亡细胞死亡。此外,这种不依赖半胱天冬酶的细胞死亡部分介导了凋亡诱导因子 AIF 和丝氨酸蛋白酶 HtrA2/Omi 从线粒体释放到胞质溶胶。此外,EGCG增强了伊马替尼诱导的细胞死亡(P<0.01),导致K562细胞的细胞死亡累加,单独使用EGCG可有效降低伊马替尼耐药的K562细胞的活力(P<0.01)。儿茶素可能是一种抗肿瘤药物的候选者,它通过不依赖半胱天冬酶的机制导致 CML 细胞死亡。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