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叶分泌物诱导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发生不依赖半胱天冬酶的细胞死亡。
摘要来源:J Med Microbiol。 2007 年 5 月;56(第 5 部分):629-36。 PMID:17446285
摘要作者:Avijit Dutta、Suman Bandyopadhyay、Chitra Mandal、Mitali Chatterjee
摘要:利什曼病是一种临床疾病和未经治疗的疾病的综合体。在早期的研究中,作者报告说,芦荟叶分泌物 (AVL) 是一种有效的抗利什曼原虫,对巴西利什曼原虫、墨西哥利什曼原虫、热带利什曼原虫、大型利什曼原虫和婴儿利什曼原虫的前鞭毛体有效,对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菌无鞭毛体也有效。在本研究中,已经证明,在杜氏乳杆菌前鞭毛体中(IC(50) = 110 microg ml(-1)),AVL 通过触发程序性细胞死亡介导这种杀利什曼效应。孵化通过膜联蛋白 V 结合测量,患有 AVL 的前鞭毛体导致磷脂酰丝氨酸易位至质膜的外叶,这伴随着线粒体膜电位的丧失、细胞色素 c 释放到胞浆中以及伴随的核改变,包括染色质浓缩、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 dUTP 末端标记和 DNA 阶梯。由于这种 AVL 诱导的杀利什曼效应不能被蛋白酶抑制剂抑制,包括 Z-Val-Ala-dl-Asp(甲氧基)-氟甲基酮(一种广谱 caspase 抑制剂),因此建议不涉及 caspase 和主要蛋白酶。 此外,AVL 处理不会导致胞质 Ca(2+) 增加或活性氧生成,这表明尽管前鞭毛体死亡是由与后生动物细胞凋亡相似的类凋亡机制,诱导和/或执行途径在分子水平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