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naroside 抑制杜氏利什曼原虫 UDP-吡喃半乳糖变位酶并诱导活性氧产生抗利什曼反应。
摘要来源:Biosci Rep. 2021年1月29日;41(1)。 PMID:33367614
摘要作者:Shams Tabrez、Fazlur Rahman、Rahat Ali、Abdulaziz S Alouffi、Sajjadul Kadir Akand、Bader Mohammed Alshehri、Fahdah Ayed Alshammari、Aftab Alam、Mohammed A Alaidarous、Saeed Banawas、Abdul Aziz Bin Dukhyil、Abdur Rub
文章归属:Shams Tabrez
摘要:Cynaroside 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已被证明具有抗菌、抗真菌和抗癌活性。在这里,我们通过不同的计算机和体外评估其抗利什曼特性及其作用机制化验。 Cynaroside 表现出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抗利什曼尼活性,体外 50% 抑制浓度 (IC50) 值为 49.49± 3.515 µM。当与具有极高毒性的标准药物米替福辛联合使用时,仅 20 µM 浓度即可显着抑制寄生虫的生长。当与米替福辛联合使用时,低剂量时它还能显着抑制巨噬细胞内的寄生虫。在相似剂量下,它的毒性比现有的抗利什曼药物米替福辛更低。碘化丙啶染色显示西葫芦苷对细胞周期G0/G1期的寄生虫有抑制作用。 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 (H2DCFDA) 染色显示,西洋蓟苷通过在寄生虫中产生活性氧 (ROS) 来诱导抗利什曼尼活性。对杜氏利什曼原虫关键药物靶点的分子对接研究显示出显着的抑制作用。在这些靶标中,西葫芦苷与尿苷表现出最强的亲和力具有-10.4 kcal/mol 的二磷酸(UDP)-吡喃半乳糖变位酶,通过分子动力学(MD)模拟进一步验证。生物活性、ADMET(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特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化学分类和毒性风险预测表明西洋苷作为酶抑制剂具有足够的溶解度和无毒特性。综上所述,西房苷可以单独使用或与现有药物米替福辛联合使用来控制利什曼病,且细胞毒性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