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洋甘菊精油中α-红没药醇的杀利什曼活性。
摘要来源:Parasitol Res。 2018 年 9 月;117(9):2855-2867。 Epub 2018 年 6 月 28 日。PMID:29955971
摘要作者:Soumaya Hajaji、Ines Sifaoui、Atteneri López-Arencibia、 María Reyes-Batlle、Ignacio A Jiménez、Isabel L Bazzocchi、Basilio Valladares、Hafidh Akkari、Jacob Lorenzo-Morales、José E Piñero
文章隶属关系:Soumaya Hajaji
摘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利什曼病是一种被忽视的主要热带疾病,造成巨大的损失对全球公共卫生的影响。由于高耐药性、毒性和高成本,可用的治疗方法很复杂。因此,寻找抗利什曼原虫药物的新来源是当务之急。在本研究中,对精油的杀利什曼活性进行了体外评估对突尼斯洋甘菊(Matricaria recutita L.)进行了研究。洋甘菊精油对亚马逊乳杆菌和婴儿乳杆菌的前鞭毛体表现出良好的活性,抑制浓度较低,为 50% (IC)(分别为 10.8±±1.4 和 10.4±0.6 μg/mL)。开发了生物引导分级分离,并鉴定出 (-)-α-红没药醇是最具活性的分子,其 IC 值较低(亚马逊乳杆菌和婴儿乳杆菌分别为 16.0±1.2 和 9.5±0.1 μg/mL)。研究了这种分离的倍半萜醇对无鞭毛体形式的活性(IC = 5.9 ± 1.2 和 4.8 ± 1.3 μg/mL)及其细胞毒性(选择性指数 (SI) 分别为 5.4 和 6.6)。获得的结果表明,(-)-α-红没药醇能够激活寄生虫前鞭毛体阶段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它会导致磷脂酰丝氨酸外化和膜损伤。此外,它还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和总 ATP 水平。这些结果强调 (-)-α-红没药醇对抗亚马逊乳杆菌和婴儿乳杆菌的潜在用途,并应进行进一步研究以将其确立为新型杀利什曼病治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