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通过诱导自噬对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抗炎作用:暗示用于治疗川崎病。
摘要来源:BMC Pharmacol Toxicol。 2017 年 1 月 9 日;18(1):3。 Epub 2017 年 1 月 9 日。PMID:28069066
摘要作者:黄福辰、郭浩昌、黄英贤、于洪仁、李成宙,郭兴春
文章归属:黄福臣
摘要:背景:<川崎病(KD)是一种儿童期急性发热性血管炎,是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如果不治疗,KD 会导致 25% 的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瘤,并且即使接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10-20%的儿童也会出现IVIG抵抗,并增加发生冠状动脉炎并发症的风险。应探索其他疗法来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并改善川崎病的预后。据报道,自噬在多种心脏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白藜芦醇 (RSV) 通过激活自噬在大鼠缺血和再灌注期间提供心脏保护。 KD 患者血清 TNF-α 水平升高,可能激活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 (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 和 IL -1β。
方法: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细胞 (HCAEC) 未经处理或在存在或不存在 RSV 或自噬相关蛋白 16 样 1 (Atg16L1) siRNA 的情况下用 TNF-α 10 ng/ml 处理 2 小时。全部的通过实时定量 PCR 分析 RNA 的 ICAM-1、VCAM-1、iNOS 和 IL-1β mRNA 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自噬蛋白的参与情况。
结果:白藜芦醇预处理显着抑制TNF-α诱导的ICAM -1,HCAEC 中 iNOS 和 IL-1β mRNA 表达。 Western blot 显示 RSV 增强了自噬蛋白 LC3B 和 Atg16L1 的表达。 Atg16L1 siRNA 明显抵消了 RSV 的抑制作用。
结论:我们证明 RSV 对 HCAEC 具有抗炎作用通过诱导自噬。本研究结果提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调节川崎病冠状动脉炎症反应,探讨自噬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发病机制及替代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