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IIA对川崎病具有潜在治疗作用并抑制免疫兔巨核细胞血管炎。
摘要来源:Front Cardiovasc Med。 2022 年;9:873851。 Epub 2022 年 4 月 13 日。PMID:35498027
摘要作者:陈辉、舒惠英、苏伟庆、李波、张华、李亮、林超、文芳易、詹小勇、陈春、李晓静、杨艳奇、周敏、杨墨
文章所属单位:陈辉
摘要:背景和目的:由于约20%的患者对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有耐药性,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川崎病(KD)的替代疗法(IVIG)或阿司匹林。丹参酮 IIA 是活性成分中药丹参的成分,具有抗炎和抗血小板特性;然而,丹参酮IIA是否对川崎病具有治疗作用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丹参酮IIA对川崎病患者和患有免疫性血管炎的家兔的影响,并确定其潜在机制,特别是巨核细胞生成和巨核细胞凋亡。
方法:招募川崎病患者,并在不存在或存在阿司匹林的情况下服用丹参酮 IIA和 IVIG,并测定炎症反应和血小板功能。用丹参酮 IIA 处理从患有免疫性血管炎的兔中分离的巨核细胞(MK)和人巨核细胞 CHRF-288-11 细胞,分别检查集落形成单位(CFU)和细胞凋亡。进行微阵列分析以确定丹参酮 IIA 诱导的潜在靶标d 细胞凋亡。
结果:丹参酮 IIA 降低血清 C 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介素 (IL) 水平KD 患者中的 -1β、IL-6 和 P-选择素;其抑制作用较阿司匹林和IVIG更为显着。它还以剂量依赖性方式降低从川崎病患者身上分离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α 和 IL-8 的水平。在患有免疫性血管炎的兔子中,丹参酮 IIA 显着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和血小板功能。此外,丹参酮 IIA 显着减少骨髓 MK 的数量并抑制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MK) 的形成。在人巨核细胞 CHRF-288-11 细胞中,丹参酮 IIA 可能通过上调 TNF 受体超家族成员 9 (TNFRSF9) 和受体 (TNFRSF) 相互作用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1 (RIPK1) 诱导 caspase 依赖性细胞凋亡,这可能有助于
结论:丹参酮IIA具有更好的抗炎和抗血小板作用治疗KD患者的效果优于阿司匹林和IVIG。它可能通过抑制 IL 介导的巨核细胞生成和诱导 TNFRSF9/RIPK1/caspase 依赖性巨核细胞凋亡来减轻免疫血管炎。因此,研究结果表明丹参酮 IIA 可能是治疗 KD 的一种有前景的替代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