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泻与肠易激综合征共存频率及其对病程的影响]。
摘要来源:Przegl Lek。 2009;66(3):126-9。 PMID:19689036
摘要作者:Małgorzata Zwolińska-Wcisło、Danuta Galicka-Latała、Piotr Rozpondek、Lucyna Rudnicka-Sosin、Tomasz Mach
文章隶属:Klinika Gastroenterologii i Hepatologii,Uniwersytet Jagielloński Collegium Medicum,克拉科夫。 [电子邮件受保护]
摘要:乳糜泻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该疾病是由自身免疫性肠病引起的由于永久性麸质不耐受。在遗传倾向个体中,麸质是小麦的主要储存蛋白。一级亲属患乳糜泻的风险约为 10%。腹泻和变化在乳糜泻和 IBS 中观察到的排便次数,可能会导致根据罗马标准误诊 IBS,或者可能与两种疾病的共存有关。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乳糜泻的患病率。该研究组由 200 名年龄 18-78 岁(平均 46.7 岁)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IBS) 患者(120 名女性和 80 名男性)组成,符合罗马标准 II。在三个月的开始和三个月后,对抗组织转谷氨酰胺酶抗体(IgA tTG)进行了评估。对 IgA tTG 滴度高于 1/200 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和活检。 40 名患者免疫学呈阳性,其中 14 名经组织病理学证实患有乳糜泻。在检测出乳糜泻的患者组中,除了推荐用于IBS的曲美布丁或美贝韦林治疗外,还应用无麸质饮食。 6 个月后,血清中 IgA tTG 滴度明显下降服务。其中 5 名患者的 IgA tTG 水平呈阴性。它与腹泻和胀气等临床症状的显着减少有关。其余症状,如腹痛、排便不完全的感觉,需要继续IBS治疗。对于常见的非典型乳糜泻症状——成人应积极寻找以与肠易激综合征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