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通过降低大鼠模型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来调节肠脑相互作用障碍IBS。
摘要来源:胃肠病研究实践。 2019;2019:1759842。 Epub 2019 年 10 月 13 日。PMID:31737064
摘要作者:陈颖、赵艳、罗丹妮、郑辉、李英、思源周
文章归属:陈颖
摘要:目的: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症);然而,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了解。我们旨在探讨电针(EA)双重调节肠-脑相互作用障碍的机制。
Methods:IBS大鼠模型是通过慢性不可预测的温和应激(CUMS)产生的。 32只大鼠中的8只被分配到空白对照组。其余 24 只大鼠接受 CUMS 治疗 14 天。然后将造模成功的存活大鼠随机分为CUMS组、CUMS+EA组、CUMS+PB(匹维溴铵)组。在接下来的14天治疗中,CUMS+EA组大鼠每天在ST25()、ST36()、SP6()、LR3()处针刺15分钟。 CUMS+PB组大鼠每天灌胃2.7mg/mL匹维溴铵。在基线、第 15 天、第30天。 闭合小带-1(ZO-1)的表达、肠上皮结缔结构的形态、CRF和CRF-R1 mRNA的表达假设实验结束时检测alamus,并检测肠粘膜肥大细胞(IMMC)和CRF-R1的双染。
结果: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内脏痛阈压、ZO-1表达量、OT%、SP%、CRF、CRF-R1 mRNA表达量CUMS 组下丘脑、IMMC 和 CRF-R1 双染色显着减少。同时,CUMS组结缔结构形态不明显。与CUMS组相比,CUMS+EA组SP%显着升高,而CUMS+PB组无显着性差异。两个治疗组的结缔结构形态清晰可见。并且上述其他参数的表达在两个治疗组中均明显增加。与CUMS+PB组相比,CUMS+EA组ZO-1的表达显着增强。并且没有ob两个治疗组之间其他参数均存在明显差异。
结论:电针治疗可降低下丘脑CRF的表达和CRF-R1,缓解焦虑和抑郁,同时降低胃肠粘膜CRF-R1的表达,增加ZO-1的表达,调整紧密连接(TJ)修复肠粘膜屏障。上述作用提示EA可能在缓解IBS胃肠道症状和心理症状方面发挥双重作用,提示EA在调节IBS大鼠肠脑相互作用障碍方面具有潜在的双重治疗作用。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