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炎症后动物模型中,电针通过调节 IL-18 和肠道微生物失调来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摘要来源:美国中医药杂志。 2020 年 1 月 10:1-14。 Epub 2020 年 1 月 10 日。PMID:31918565
摘要作者:宋亚芳、裴丽霞、陈璐、耿浩、袁梦千、徐万里,吴建,周金勇,孙建华
文章归属:宋亚芳
摘要:炎症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肠易激综合症(IBS)的一个子集,其特征是在肠道感染初次发作后出现内脏疼痛、腹胀和排便习惯改变的症状。肠道微生物失调或炎症在 PI-IBS 腹部超敏反应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电针 (EA) 刺激可减轻 PI-IBS 相关症状。这个螺柱我们在一种患有 PI-IBS 的内脏过敏大鼠模型中研究了 EA 对 IL-18 和肠道微生物失调的影响。建立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内脏过敏大鼠模型。对 ST25 和 ST36 穴位进行电针刺激。使用腹部撤回反射(AWR)评分对动物进行评估,以确定结肠内脏超敏反应的发展。 16S rRNA 用于关联微生物多样性。通过定量实时 PCR 和蛋白质印迹法对结肠中 IL-18 的表达进行定量。我们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大鼠在不同扩张压力下对结直肠扩张的内脏过敏性增强。电针刺激后对结直肠扩张的敏感性降低。各组之间粪便微生物群的组成不同。具体来说,模型组中受影响的属更丰富,而正常大鼠中则更丰富。 EA刺激是相关的ed 的门显着减少。模型组IL-18 mRNA和蛋白水平较高。同时,电针刺激减弱了这种反应。总之,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 PI-IBS 与 IL-18 水平的显着增加以及微生物组多样性的改变有关。这些变化可以通过 EA 治疗来逆转。电针刺激对于缓解内脏过敏症状、保护胃肠道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