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电针刺激敏化穴位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功能障碍的影响]。
摘要来源:针刺研究。 2017 年 10 月 25 日;42(5):413-7。 PMID:29105469
摘要作者:雷成成、李亮、张宏、李佳、张清、刘诗琴、田野野、田浩、玲玲于
文章归属:雷成成
摘要:目的:研究电针的疗效(EA)敏化穴位刺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肠功能障碍
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致敏穴位。和电针非致敏穴位组,模型组20只,大鼠10只在其他 3 组中的每一组中。采用慢性束缚应激和番泻叶(0.3 g/mL、10 mL/kg)灌胃建立D-IBS模型,每日1次,连续2周,随后进行2周束缚应激刺激。尾部静脉注射伊文思蓝(EB)染料外渗点,确定致敏穴位,电针(2 mA,2 Hz)刺激30 min,每日1次,连续7 d。电针非致敏穴位组大鼠双侧BL 15采用相同参数、相同刺激时间进行刺激。采用布里斯托大便量表(BSS)、稀便率和腹泻指数评价大鼠肠道蠕动度。
结果:治疗后造模后,模型组的BSS、稀便率、腹泻指数较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治疗后第7天的BSS、稀便率和腹泻指数均达到cEA-BL 25 组显着降低(P<0.05),而 EA-BL15 组则无显着降低(P<0.05),表明敏化穴位电针治疗效果较好。治疗后第4天上述3项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span>电针刺激致敏穴位可改善D-IBS大鼠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