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 中的 P2X7 和 P2Y 受体介导电针抑制 IBS 内脏痛大鼠的外周敏化。
摘要来源:嘌呤能信号。 2024年6月26日。Epub 2024年6月26日。PMID:38922475
摘要作者:吕婷婷、李果娜、赵晨、马金丹、张芳,赵敏,刘慧蓉,吴焕安,李昆山,翁志军
文章来源:吕婷婷
摘要:虽然针刺的镇痛作用是由多种嘌呤受体介导的,但目前尚不清楚嘌呤能受体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共同介导内脏痛中外周敏化的电针抑制。结肠内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内脏超敏反应。采用形态学、行为学评价电针对内脏痛的镇痛作用viors、神经电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用神经逆行示踪剂标记结肠相关初级感觉神经元,并利用神经药理学、神经电生理学和分子生物技术,研究了结肠相关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中P2X7R、P2YR和P2X3R减轻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性的机制(IBS) 电针足三里、三阴交穴。从外周敏化的角度进行阐述。电针显着抑制 TNBS 诱导的 IBS 大鼠结肠过敏,并且发现 DRG 中的卫星胶质细胞 (SGC) 参与电针介导的神经元电生理特性调节。研究发现P2X7R通过影响P2X3R在IBS内脏过敏中发挥疼痛诱导作用,而电针通过抑制P2X7R激活发挥镇痛作用。 P2YR被发现具有镇痛作用在内脏疼痛过程中发挥作用,介导电针缓解内脏过敏。 P2YR 通过抑制与伤害感受相关的神经元中的 P2X3R 来缓解内脏疼痛,其中 P2X7R 被确定为电针上调 P2YR 的上游。我们的研究表明DRG中的P2X7R → P2YR → P2X3R抑制通路介导电针对IBS内脏高敏大鼠外周敏化的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