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改善脑出血大鼠模型的神经行为功能和脑损伤。
摘要来源:Brain Res Bull。 2017 年 4 月 7 日。Epub 2017 年 4 月 7 日。PMID:28395933
摘要作者:朱彦、邓力、唐华军、高晓青、王友华,郭侃,孔吉明,杨超贤
文章来源:朱艳
摘要:针灸在我国长期以来被广泛用于治疗中风。最近,研究表明电针(EA)可以加速大鼠脑出血(ICH)诱导的血管生成。在本研究中,我们研究了电针对 ICH 大鼠神经行为功能和脑损伤的影响。通过将 I 型胶原酶和肝素立体定向注射到右侧尾壳核中来诱导 ICH。成年ICH大鼠随机分为以下三组:模型对照组(MC)、电针非穴位组(非穴位EA)、电针百会、大椎穴组(EA)。通过改良的神经严重程度评分(mNSS)和步态分析来评估 ICH 大鼠的神经行为缺陷。采用PET/CT检测出血灶的出血量和糖代谢。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MBP、NSE、S100-B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查组织病理学特征。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血肿周围区域的凋亡相关蛋白。电针治疗显着促进ICH大鼠神经行为功能的恢复。与MC组和非穴位电针组相比,电针组第14天出血量减少。 ELISA结果显示,EA处理后血清中MBP、NSE和S100-B的水平均下调。 EA组ICH大鼠脑组织较MC组和非acupoi组更完整、致密nt 组。在血肿周围区域,电针组与MC组和非穴位电针组相比,bcl-2蛋白表达增加,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减少。我们的数据表明,电针治疗可以改善神经行为功能和脑损伤,这可能与血肿的吸收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调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