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间质性膀胱炎大鼠膀胱TRPV1、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
摘要来源:中国针灸。 2022 年 11 月 12 日;42(11):1263-8。 PMID:36397224
摘要作者:李志浩、赵雪丹、李文、韩文君
文章所属单位:志浩李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刺髎”(BL 32)和“回阳”的疗效“(BL 35)对大鼠膀胱疼痛、尿动力学以及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TRPV1)和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
方法:共24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每组中的 ts。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环磷酰胺15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IC模型。电针组电针“刺髎”(BL 32)、“会阳”(BL 35)20 min,连续波,频率30 Hz,每天1次,连续3 d。模型建立后观察膀胱机械痛阈及尿动力学指标(首次排尿时间、膀胱有效容积、排尿压),干预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膀胱中TRPV1、P2X3受体的表达。< /p>
结果:模型建立后,模型组和电针组膀胱机械痛阈值较模型组降低空白组(<0.01)。干预后模型组膀胱机械痛阈值低于空白组(<0.01),电针组膀胱机械痛阈值高于模型组el组(<0.01)。空白组大鼠尿动力学正常,模型组大鼠膀胱充盈期有明显异常收缩,而电针组大鼠膀胱充盈期未见异常收缩。模型建立后,模型组和电针组首次排尿时间早于空白组(<0.01),而膀胱有效容积和排尿压力均低于空白组(<0.01)。干预后,模型组首次排尿时间早于空白组(<0.01),而膀胱有效容积和排尿压力均低于空白组(<0.05);电针组首次排尿时间晚于模型组(<0.05),而膀胱有效容积和排尿压力均高于模型组(<0.05)。与空白组相比,膀胱中TRPV1和P2X3受体蛋白表达上调模型组(<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膀胱TRPV1、P2X3受体蛋白表达下调(<0.05)。
结论: 电针可以缓解IC大鼠的膀胱疼痛并改善尿动力学。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RPV1和P2X3受体的表达,进一步抑制膀胱信号的异常输入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