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激素与曲唑酮治疗住院成人患者新发失眠。
摘要来源:Hosp Pharm。 2023 年 4 月;58(2):165-170。 Epub 2022 年 9 月 8 日。PMID:36890954
摘要作者:Emily Letsinger、Rachel Sickley、Lindsay Saum
文章归属:Emily Letsinger
摘要:由于各种身体和心理因素,新发失眠和其他睡眠障碍在住院环境中更常见。研究发现,非药物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治疗住院患者的失眠,特别是在 ICU 中,以防止不良后果,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最佳的药物干预措施。曲唑酮治疗非 ICU 住院患者新发失眠研究人员对住院期间是否需要额外的睡眠辅助治疗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每种药物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社区教学医院非 ICU 普通内科或外科病房收治的成年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图表审查2020年7月1日和2021年6月30日。如果患者在住院期间开始定期服用褪黑激素或曲唑酮治疗新发失眠,则纳入研究。如果患者之前被诊断为失眠,同时开了两种助眠剂,或者入院药物调整包括失眠药物治疗,则患者被排除在外。收集的临床数据包括非药物干预、助眠剂剂量、助眠剂给药剂量以及需要额外助眠剂的总夜晚数。主要结果是需要额外治疗的患者百分比,定义为:给予额外的睡眠辅助剂 b与褪黑激素和曲唑酮相比,在 2100-0600 之间或在住院期间使用超过 1 种助眠剂。这项研究的次要结果包括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例如觉醒困难、白天嗜睡、血清素综合征、跌倒和住院谵妄。在 158 名患者中,132 名接受褪黑激素治疗,26 名接受曲唑酮治疗。男性(53.8% [褪黑激素] vs. 53.8% [曲唑酮]; = 1)、住院时间(7.7 vs 7.7 天; = .68)以及服用可能导致失眠的药物(34.1% vs 23.1% vs ; = .27) 助眠剂之间的情况相似。住院期间需要额外睡眠辅助的患者百分比(19.7% vs 34.6%; = .09)和出院时开出睡眠辅助药物的患者比例(39.4% vs 46.2%; = .52)在不同助眠剂之间分别相似。两种助眠剂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就主要结局而言,两种药物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尽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与接受褪黑激素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曲唑酮治疗的住院期间新发失眠的患者需要额外的睡眠辅助。未观察到不良事件发生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