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骶四穴配合艾灸腹三穴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尿动力学、生活质量及安全性观察。
摘要来源:
Arch Esp Urol。 2024 年 8 月;77(7):732-738。 PMID:39238296
摘要作者:易淼淼、沉伟、袁伟
文章所属单位:易淼淼
摘要:背景:尿失禁是中风后的常见并发症。西医无特效药物,手术治疗创伤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本研究旨在观察电针“骶四穴”联合艾灸“腹三穴”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效果。影响尿动力学和生活质量。
方法:自2021年1月起在我院治疗的中风后尿失禁患者至2023年12月已招募。该研究包括 117 名患者:电针组 57 名,联合组 60 名。在第一个和第三个疗程之前和之后测量尿动力学参数,并记录国际失禁问卷咨询-尿失禁简表(ICIQ-UI SF)和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的分数。治疗后评估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无显着差异。组(>0.05),提供比较的基线。两组在一个疗程后渗漏量均显着减少(<0.05),ICIQ-UI SF 评分降低(<0.05),I-QOL 评分升高(<0.05)。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渗漏量均明显减少(<0.05),ICIQ-UI SF评分下降(<0.05),I-QOL评分上升(<0.05)。与电针组相比,联合组的渗漏量更低(<0.05),ICIQ-UI SF 评分更低(= 0.027),I-QOL 评分更高(= 0.048)。重要的是,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着更高(88.33% vs 64.91%,= 0.037),证明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结论:电针“骶四穴”结合艾灸“腹三穴” “穴位”可改善中风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与单纯电针治疗相比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