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素恢复甲状腺功能减退小鼠的记忆缺陷:涉及神经营养能系统的行为、神经化学和计算方法。
摘要来源:J Psychiatr Res。 2021 年 12 月;144:225-233。 Epub 2021 年 10 月 19 日。PMID:34700210
摘要作者:Vandreza Cardoso Bortolotto、Stífani Machado Araujo、Franciane Cabral Pinheiro、Márcia Rósula Poetini、Luana Barreto Meichtry、Mariana G Fronza、Silvana Peterini Boeira、Lucielli Savegnago、Marina Prigol
文章隶属关系:Vandreza Cardoso Bortolotto
摘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一种病症影响多个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例如与以下疾病密切相关的认知缺陷:阿尔茨海默病。黄酮类白杨素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在多个实验模型中与神经元的改善相关。在这里,我们评估了白杨素的效果通过探索神经可塑性来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雌性小鼠的认知障碍。连续暴露于饮用水中的 0.1% 甲硫咪唑 (MTZ) 31 天可诱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第32天,动物(甲状腺功能减退小鼠)的血浆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甲状腺功能正常小鼠)。随后,给小鼠灌胃载体或白杨素(20 mg/kg),每天一次,连续 28 天。治疗结束时,进行行为测试:旷场测试(OFT)和莫里斯水迷宫(MWM)。然后,测量海马和前额皮质中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NGF)的水平,并通过分子对接测试白杨素与神经营养能受体的亲和力。甲状腺功能减退小鼠在 MWM 中表现出记忆缺陷,海马和前额叶皮层的神经营养素水平降低,同时,白杨素治疗能够逆转空间记忆功能的缺陷并增加 lev海马体中存在 BDNF,两个结构中存在 NGF。此外,分子对接分析表明白杨素可能与 TrkA、TrkB 和 p75NTR 受体的活性位点结合。总之,这些发现表明,白杨素可能通过调节神经营养能系统中的突触可塑性来逆转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引起的记忆缺陷相关的行为和神经化学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