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白杨素改善 3 硝基丙酸诱导的针对行为、生化和组织学改变的神经毒性。

摘要来源:

Int J Neurosci。 2020 年 9 月 16:1-9。 Epub 2020 年 9 月 16 日。PMID:32901525

摘要作者:

Madiha Haider、Mohd Salman、Pooja Kaushik、Neha Bharadwaj、 Nidhi Bharal Aggarwal、Heena Tabassum、Suhel Parvez

文章隶属关系:

Madiha Haider

摘要:

背景和目的:<亨廷顿病(H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3-硝基丙酸 (3-NP) 是一种线粒体毒素,可诱导 HD 样症状,因此可作为 HD 的良好实验模型。白杨素(5, 7-二羟基黄酮)是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目前的工作旨在评估 Ch 的神经保护功效在 3-NP 治疗的影响下,通过研究神经行为和生化变化以及组织结构的变化,研究大鼠大脑中的白杨素。

材料和方法:< /span>雄性 Wistar 大鼠(220-250g)用于研究,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由九只动物组成。 I组动物作为对照组并给予生理盐水(口服)作为媒介物。第II组的动物以20mg/kg的剂量腹膜内(i.p.)连续四天用3-NP治疗。给予3-NP后连续四天接受白杨素,剂量为50mg/kg,每天口服两次(治疗前30分钟,治疗后6小时)的动物作为第III组。治疗方案后,评估动物的神经行为改变,并使用脑匀浆评估神经毒性标记物活性和神经递质水平vel 以及组织学评估。

结果:大脑纹状体部分的神经行为、生化和神经元结构发生显着变化在给予 3-NP 的动物(第 II 组)中观察到。结果发现,白杨素与 3-NP 联合治疗后,大鼠的转棒表现、握力、步幅以及单胺氧化酶活性和血清素水平均有所提高。

结论: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白杨素治疗减轻了神经行为、生化和组织学的改变对抗大鼠 HD 症状。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亨廷顿病,
治疗物质 : 白杨素,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