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亨廷顿病活性的覆盆子苯酚红景天苷的鉴定和微生物生产。
摘要来源:植物生理学。 2019年03月;179(3):969-985。 Epub 2018 年 11 月 5 日。PMID:30397021
摘要作者:Nicolai Kallscheuer、Regina Menezes、Alexandre Foito、Marcelo恩里克斯·达·席尔瓦、阿德莱德·布拉加、维布兰德·德克、大卫·门德斯·塞维利亚诺、丽塔·罗萨多-拉莫斯、卡罗莱纳·贾丁、乔安娜·奥利维拉、帕特里夏·费雷拉、伊莎贝尔·罗查、安娜·丽塔·席尔瓦、马尔西奥·苏萨、J·威廉·奥尔伍德、迈克尔·博特、努诺·法利亚、德里克·斯图尔特、马塞尔·奥滕斯、迈克尔·内斯比、克劳迪娅·努内斯·多斯Santos,Jan Marienhagen
文章隶属关系:Nicolai Kallscheuer
摘要:食用浆果被认为是大自然的宝库之一,因为它们含有大量具有潜在健康功效的(多)酚。促销属性。然而,由于浆果含有c由于复杂的(聚)酚混合物,将任何有趣的药理活性与单一化合物联系起来是具有挑战性的。因此,鉴定具有药理学意义的酚类需要对浆果提取物进行系统分析。在这里,对覆盆子(var Prestige)提取物进行了系统分析,以确定对抗神经退行性疾病病理过程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在表达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相关的疾病蛋白的不同菌株上测试了浆果提取物。在鉴定出抗亨廷顿病的生物活性后,对提取物进行分级,并在酵母模型中测试获得的级分,结果表明红景天苷(一种糖基化酚)表现出显着的生物活性。随后,在摇瓶中重建了红景天苷的代谢途径,表现最好的菌株能够从 Glc 中产生 2.1 mm (640 mg·L) 的红景天苷,而工程菌株可以有效地将前体酪醇转化为红景天苷,在生物反应器培养中积累高达 32 mm (9,700 mg·L) 的红景天苷(产量:0.81 mol mol)。酵母靶向分析证实,两种生物体产生的红景天苷具有与天然来源的红景天苷相同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