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干预通过激活间质细胞ERK/Nrf2/HO-1信号通路提高老年大鼠睾酮水平]。
摘要来源:针刺研究。 2019 年 8 月 25 日;44(8):566-70。 PMID:31475489
摘要作者:曾婷婷、姚台万、李学智、唐成林
文章所属单位:曾婷婷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EA)对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方法:20月龄SD大鼠18只分为老年对照组、药物组和电针组(每组=6只),另6只幼雄性SD大鼠(2个月龄)年龄)作为青年对照组。钍青年组和老年对照组大鼠皮下注射0.9%生理盐水(7 mg·kg·3 d),连续8周;药物组大鼠腹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7 mg·kg·3 d)。 3 d) 持续 8 周。电针(2 Hz/100 Hz,1 mA)作用于双侧“肾俞”(BL23)和“关元”(CV4)15分钟,每天一次,共8周(周末除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总睾酮(TT)和游离睾酮(FT)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ERK)的免疫活性,并检测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ERK)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睾丸组织中ERK、p-ERK、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的水平。
结果:老年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T、FT水平显着低于青年对照组(<0.01)。治疗后,电针组和药物组血清TT、FT含量均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0.01)。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对照组ERK、p-ERK、Nrf2、HO-1蛋白表达量显着下调(<0.01),而与老年对照组相比,药物组和电针组中 ERK、p-ERK、Nrf2 和 HO-1 蛋白的表达显着上调 (<0.01)。电针在上调p-ERK免疫活性以及ERK、p-ERK、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方面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0.01)。干预后,电针组和药物组在血清 TT 和 FT 水平升高方面没有显着差异(>0.05)。
结论:< /span>EA 干预可能会增加老年大鼠的睾酮水平,这可能与其触发睾丸中的ERK /Nrf2 /HO-1信号(抗氧化应激信号通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