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生物引导贯叶连翘分级分离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 感染的光独立抑制作用的鉴定。
摘要来源:Virol J. 2009;6:101。 Epub 2009 年 7 月 13 日。PMID:19594941
摘要作者:Wendy Maury、Jason P Price、Melinda A Brindley、ChoonSeok Oh、Jeffrey D Neighbors、David F Wiemer、Nickolas Wills、Susan Carpenter、Cathy Hauck、Patricia Murphy、Mark P Widrlechner、Kathleen Delate、Ganesh Kumar、George A Kraus、Ludmila Rizshsky、Basil Nikolau
文章隶属关系:部门微生物学,爱荷华大学,爱荷华市,IA 52242,美国。 [电子邮件受保护]
摘要:背景:浅色-圣路易斯抗包膜病毒的依赖性活动贯叶连翘 (Hypericum perforatum) 额外cts 已被广泛研究。相比之下,该物种的光独立抗病毒活性尚未得到研究。结果:在这里,我们确定了高度纯化的贯叶连翘氯仿提取物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 (HIV-1) 的光独立抑制作用。最初的氯仿提取物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和抗病毒活性,但生物测定引导的分级分离产生了抑制 HIV-1 的级分,几乎没有细胞毒性。对于负责光依赖性抗病毒活性的成分,尚未报道这两种生物活性的分离。抗病毒活性与更多极性亚组分相关。对两种最活跃的亚组分进行 GC/MS 分析,确定一种组分中主要为 3-羟基月桂酸,另一种组分中主要为 3-羟基肉豆蔻酸。合成的 3-羟基月桂酸可抑制 HIV 感染而无细胞毒性,表明这种修饰的脂肪酸类似于其主要负责观察到该级分中存在的抗病毒活性。由于植物产生 3-羟基脂肪酸仍然存在争议,因此对贯叶连翘幼苗进行无菌培养,并通过 GC/MS 评估 3-羟基脂肪酸的存在。在无菌植物中检测到少量的一些 3-羟基脂肪酸,而在我们的氯仿提取物或田间种植的材料中检测到不同的 3-羟基脂肪酸。结论:通过生物引导分级分离,我们发现田间种植的贯叶金丝桃中的 3-羟基月桂酸具有抗 HIV 活性。这种新颖的抗艾滋病毒活性有可能开发成廉价的疗法,扩大当前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