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酸盐修饰的乳铁蛋白纳米颗粒作为具有抗 HIV-1 双重活性的药物载体。
摘要来源:Colloids Surf B Biointerfaces。 2020 年 3 月 18 日;191:110979。 Epub 2020 年 3 月 18 日。PMID:32276212
摘要作者:Jagadeesh Senapathi、Akhila Bommakanti、Suresh Mallepalli、 Satyajit Mukhopadhyay、Anand K Kondapi
文章隶属关系:Jagadeesh Senapathi
摘要:乳铁蛋白的有趣特性和结构动力学已在许多应用中得到利用,包括其用作自组装、pH敏感的纳米颗粒可将预期的货物运送到疾病部位。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探索了乳铁蛋白纳米颗粒表面修饰的可能性,以提高其针对 HIV-1 感染细胞的特异性。乳铁蛋白纳米颗粒上存在游离半胱氨酸基团,可促进与外部分子的反应它与 2-巯基乙磺酸钠 (MES) 在表面发生缀合。与 MES 缀合用于边缘化负电荷,该负电荷可以模拟 CCR5 和硫酸乙酰肝素(HIV-1 env 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初始接触点)静电电荷(硫酸基团)。采用简单的声化学辐射方法进行纳米颗粒的自组装和表面改性。当载有 ART 药物时,纳米颗粒具有双重目的,即消除细胞外进入和靶向病毒酶。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动态光散射研究了形成的颗粒的形态和尺寸分布。采用拉曼 SERS 来了解表面修饰后蛋白质的差异。该颗粒的抗艾滋病毒特性在体外得到了证实。改进后的装置表现出可接受的纳米颗粒特性,具有受控释放和更高的有效浓度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