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来自漆树茎的新型苯并呋喃酮和抗 HIV 成分。

摘要来源:

Planta Med。 2007 年 3 月;73(3):279-82。 Epub 2007 年 2 月 9 日。PMID:17290322

摘要作者:

顾琼、王瑞瑞、张雪梅、王云华、唐永堂郑军周,陈继军

文章所属单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西部植物化学与植物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昆明。

摘要:

从 RHUS CHINENSIS 的茎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的苯并呋喃内酯,Rhuscholide A (1),以及 6 种已知化合物: 5-羟基-7-(3,7,11,15-四甲基十六-2,6,10,11-四烯基)-2(3H)-苯并呋喃酮(2)、桦木醇(3)、桦木酮酸(4)、莫罗酸 (5)、3-oxo-6 beta-羟基齐墩果酸 (6) 和 3-oxo-6 β-羟基齐墩果酸-18-en-28-油酸 (7)。基于 1D、2D NMR (COSY,根据HMQC、HMBC)和质谱(EI-MS、HR-EI-MS)谱数据,推导出rhuscholide A的结构为5-羟基-3-(丙-2-亚基)-7-(3,7, 11,15-四甲基十六-2,6,10,11-四烯基)-2(3H)-苯并呋喃酮(1)。体外抗HIV-1生物测定表明,化合物1具有显着的抗HIV-1活性,EC50值为1.62 microM,治疗指数(TI)为42.40。化合物2、4、5和7具有中等抗HIV-1活性,EC50值分别为3.70、5.81、7.49和13.11 microM。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艾滋病病毒,
治疗物质 : 漆树,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