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坏血酸-Cu(II) 灭活 HSV-2 及其对 CF-1 小鼠脑炎的保护作用。
摘要来源:J VirolMethods。 2004 年 9 月 15 日;120(2):161-5。 PMID:15288958
摘要作者:Gabriel Betanzos-Cabrera、Francisco J Ramírez、José L Muñoz、Blanca L Barrón、Rogelio Maldonado
文章隶属:Gabriel Betanzos-Cabrera
摘要: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然而,在存在过渡金属如 Cu(II) 或 Fe(III) 的情况下,它也具有促氧化能力。研究了抗坏血酸-Cu(II)对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体外感染的影响及其在小鼠模型中的保护作用。在 Cu(II) 存在下用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处理 HSV-2。一组 CF-1 小鼠接受灭活病毒治疗,其他小鼠接受维持培养基治疗仅含有抗坏血酸-Cu(II)。几周后,小鼠接受了传染性病毒的鼻内攻击。 2mM 抗坏血酸加 1mM Cu(II) 可完全灭活 HSV-2。单独使用抗坏血酸或铜(II)并不能灭活病毒。与对照组相比,60%的免疫动物没有表现出任何脑炎迹象,并且在疱疹病毒感染中存活下来,而对照组的存活率为7%(P = 0.056)。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用抗坏血酸-Cu(II) 体外治疗 HSV-2 不仅能够灭活病毒,而且还表明病毒颗粒诱导了针对疱疹脑炎的保护性反应。这种失活可能为开发新药物疗法提供一种替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