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菊内酯可改善伴刀豆球蛋白 A 诱导的小鼠急性肝炎,并将巨噬细胞调节至抗炎状态。
摘要来源:Int Immunopharmacol。 2016 年 9 月;38:132-8。 Epub 2016 年 6 月 4 日。PMID:27270078
摘要作者:王丹、王华峰、付书玉、程熙熙、杨锋瑞、张琪、李艳、薛振毅,张丽娟,黄文静,杨路红,那东辰,达玉蓉,孔颖,张荣欣
文章归属:王丹
摘要:小白菊内酯,主要的倍半萜内酯存在于小白菊等药用植物中,具有抗微生物、抗炎和抗癌活性。在本研究中,我们研究了小白菊内酯对小鼠急性肝炎的保护作用。体内用伴刀豆球蛋白A诱导小鼠急性肝炎并用小白菊内酯治疗。结果表明小白菊内酯显着减轻了伴刀豆球蛋白 A 诱导的急性肝炎小鼠肝脏的充血和坏死性炎症。同时,小白菊内酯治疗可恢复小鼠的肝功能,表现为降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并促进这些小鼠肝脏中Ki67的表达。此外,肝脏中存在的 F4/80、CD49b 和 CD4 细胞数量表明,小白菊内酯给药抑制了刀豆球蛋白 A 诱导的免疫反应。此外,在体外脂多糖(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小白菊内酯还显着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例如IFN-γ、TNF-α、IL-17A、IL-1β和IL-6。此外,在体外,小白菊内酯暴露降低了 STAT3 和 p38 的磷酸化,并促进了 RAW264.7 细胞中 p53 的磷酸化。总之,小白菊内酯是一种保护肝脏免受伴刀豆球蛋白 A 诱导的急性肝炎的候选药物。职位其分子机制可能是小白菊内酯的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STAT3/p38信号、增强p53信号来发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