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虎耳草及其相关多酚化合物的体外抗 HCV 活性。
摘要来源:Antivir Chem Chemother。 2005;16(6):393-8。 PMID:16329286
摘要作者:左国英、李正全、陈丽蓉、徐晓杰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从中草药中寻找新的天然抗丙肝病毒药物。使用生物活性引导的提取和分离方法。从虎耳草的乙醇提取物中获得活性部分和纯化合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对HCV NS3丝氨酸蛋白酶的体外抑制活性(IC50)。结果表明,草药提取物中的多酚乙酸乙酯部分活性最强,并从这18种代表活性化合物的多酚中分离和鉴定。这些比较的 IC50 值获得了声音和五个相关的声音。其中观察到广泛程度的抗HCV活性,按以下顺序:D-葡萄糖和芦丁的没食子酸酯(0.68-4.86μM)>黄酮类化合物(33.11-370.37μM)>没食子酸及其甲酯和乙酯,岩白菜素等(超过 1000 microM)。最活跃的化合物是 1,2,3,4,6-五-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苷 (0.68 microM)。总之,多酚是S. melanocentra抗HCV的组成部分,而D-葡萄糖多没食子酸酯对HCV NS3丝氨酸蛋白酶具有最强的抑制作用,并且细胞毒性作用很小,表明这些化合物在设计和开发药物方面具有潜在的用途用于治疗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