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持续的 35 GHz 射频辐射会导致循环衰竭。
摘要来源:休克。 1995 年 10 月;4(4):289-93。 PMID:8564558
摘要作者:M R Frei、K L Ryan、R E Berger、J R Jauchem
文章隶属关系:M R Frei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氯胺酮麻醉的大鼠全身暴露于毫米波(MMW)长度的射频辐射所产生的热分布和伴随的心血管变化。大鼠 (n = 13) 在肠系膜上动脉植入流量探针,在颈动脉植入导管以测量动脉血压。在五个部位测量温度:左侧 (Tsl) 和右侧皮下(分别朝向和远离毫米波源的一侧)、结肠 (Tc)、鼓室和尾部。动物暴露于毫米波(35 GHz)的功率密度导致全身比吸收率为 13 W/kg。辐照期间,Tsl 的增加明显大于 Tc 的增加。在整个照射过程中心率增加。平均动脉压 (MAP) 也一直维持到 Tsl 达到 42 摄氏度,此时 MAP 下降直至死亡。肠系膜血管阻力在照射早期呈增加趋势,但在Tsl>或=41℃时开始下降。肠系膜血管阻力和MAP均在Tc<37.5℃时开始下降;死亡发生在 Tc = 40.3 +/- .3 摄氏度和 Tsl = 48.0 +/- .4 摄氏度时。这些数据表明,当皮肤温度迅速升高时,即使存在相对正常的温度,也可能发生循环衰竭和随后的死亡。 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