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

点击此处阅读完整文章。

摘要标题:

韩国疫苗接种后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特征。

摘要来源:

J韩国医学科学。 2017 年 7 月;32(7):1154-1159。 PMID:28581273

摘要作者:

Yong Shik Park、Keon Joo Lee、Seung Woo Kim、Kyung Min Kim、Bum Chun Suh

文章隶属关系:

Yong Shik Park

摘要:

吉兰-巴利综合征(GBS)是最常见的免疫介导的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也是成人免疫接种后最常报告的严重不良事件。为了评估韩国接种疫苗后 GBS 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结果,我们使用为疫苗接种伤害补偿咨询委员会收集的材料分析了 2002 年至 2014 年基于索赔的数据(ACVIC) 会议,包括临床特征、神经传导研究 (NCS)、脑脊液 (CSF) 概况、治疗和结果。 68 例疑似 GBS 患者中,有 48 例补偿性 GBS 病例(中位年龄 15 岁;四分位距 [IQR] 13-51;男女比例 1:1)在免疫接种后被发现,所有患者均接受过单价流感疫苗接种(n = 35) 或三价 (n = 13)。其中,30例符合布莱顿标准1-3级(62.5%)。症状出现到最低点之间的中位持续时间、最低点持续时间和总入院时间分别为 3(IQR,2-7 天)、2(IQR,1-5 天)和 14(IQR,6-33 天) )天,分别。最常报告的症状是四肢瘫痪,在最低点时出现了 36 例 (75%)。脑脊液检查发现25.0%的患者存在白蛋白细胞解离,61.8%的患者NCS异常。经过治疗后,大多数人的病情都有好转。临床特征与典型感染后 GBS 相似,并且均为脱髓鞘和轴突形式,提示异质性致病机制。为了提高疫苗接种后 GBS 的诊断确定性,需要仔细记录临床特征并及时进行诊断检查和随访研究。

研究类型 : 人体研究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