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治疗痛风的中药植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摘要来源:J Ethnopharmacol。 2000 年 11 月;73(1-2):199-207。 PMID:11025157
摘要作者:L D Kong、Y Cai、W W Huang、CH Cheng、R X Tan
摘要:酶黄嘌呤氧化酶催化次黄嘌呤氧化为黄嘌呤,然后氧化为尿酸,这在痛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治疗痛风和其他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处方频率选择的总共 122 种中药植物,对其酶抑制活性进行了评估。在源自这些物种的 122 种甲醇提取物中,69 种在 100 微克/毫升浓度下显示出抑制作用,其中 29 种的抑制率超过 50%。至于等量的水提取物,有 40 种被发现在 100 英里处具有活性crog/ml,其中13个具有超过50%的抑制作用。在 50 µg/ml 浓度下,58 种甲醇提取物和 24 种水提取物表现出抑制活性,其中 15 种甲醇提取物和 2 种水提取物显示出大于 50% 的抑制作用。 活性最强的是肉桂(樟科)枝条的甲醇提取物(IC(50),18 微克/毫升),紧随其后的是菊花(菊科)花的甲醇提取物(IC(50), 22 微克/毫升) 和 Lycopus europaeus (Lamiatae) 的叶子 (IC(50), 26微克/毫升)。 水提取物中,虎杖科(Polygonaceae)根茎对酶的抑制作用最强(IC(50),38 µg/ml)。用作阳性对照的别嘌呤醇为1.06微克/毫升。研究表明,这些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用植物的效果至少部分基于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输入类型=“隐藏”id=“jsPro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