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草甘膦作为促炎症信号传导和认知障碍的直接或间接激活剂。
摘要来源:Neural Regen Res。 2024 年 10 月 1 日;19(10):2212-2218。 Epub 2023 年 12 月 21 日。PMID:38488555
摘要作者:Yukitoshi Izumi、Kazuko A ODell、Charles F Zorumski
文章隶属关系:Yukitoshi Izumi
摘要:基于草甘膦的除草剂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因此大多数人可能都有大量接触。由于习惯性接触,人们担心毒性,包括可能导致神经、精神或认知障碍的神经毒性。我们最近发现,在注射后 1 天解剖的大鼠海马切片中,单次注射草甘膦可抑制长时程增强(一种学习和记忆的细胞模型),这表明基于草甘膦的除草剂可以改变认知能力作用。草甘膦除草剂可能会间接和/或直接对认知功能产生不利影响。草甘膦可能会间接影响肠道微生物群,如果生态失调导致内毒素血症(肠漏),渗透的细菌副产物(如脂多糖)可能会激活促炎级联反应。草甘膦还可以直接引发促炎级联反应。事实上,我们观察到急性草甘膦暴露会抑制大鼠海马切片的长期增强。有趣的是,草甘膦对长时程增强的直接抑制似乎与脂多糖的类似。有几种可能的措施来控制草甘膦引起的生态失调和神经炎症。膳食中摄入多酚(例如槲皮素)可以克服草甘膦对长期增强的抑制作用,可能是一种有效的策略。这篇叙述性综述的目的是讨论草甘膦注射后神经毒性的可能机制作为确定潜在治疗方法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