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 Rothia 细菌为上胃肠道麸质降解天然定殖者。
摘要来源:PLoS One。 2011;6(9):e24455。 Epub 2011 年 9 月 21 日。PMID:21957450
摘要作者:Maram Zamakhchari、Guoxian Wei、Floyd Dewhirst、Jaeseop Lee、Detlef Schuppan、Frank G Oppenheim、Eva J Helmerhorst
文章所属单位:牙周病学和口腔科生物学,波士顿大学亨利·M·戈德曼牙科医学院,波士顿,马萨诸塞州,美国美国。
摘要:背景:麸质蛋白是大麦、小麦和黑麦的主要成分,会在遗传易感人群中引起乳糜泻。众所周知,麸质很难被哺乳动物蛋白水解酶消化,并且蛋白酶抗性结构域包含多个免疫原性表位。目的这项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来自上胃肠道的麸质消化微生物酶的新来源,这些酶具有中和麸质表位的潜力。
方法学/主要发现:通过使用麸质的选择性平板接种策略获得了具有麸质降解能力的口腔微生物琼脂。通过 16S rDNA 基因测序进行微生物形态分析。使用麦醇溶蛋白衍生的酶底物、溶液中的麦醇溶蛋白、麦醇溶蛋白酶谱以及33-merα-麦醇溶蛋白和26-mer γ-麦醇溶蛋白免疫原性肽来评估酶活性。通过 RP-HPLC 分离麦醇溶蛋白肽的片段,并通过质谱分析进行结构表征。对麸质具有高活性的菌株被分类为 Rothia mucilaginosa 和 Rothia aeria。添加到 Rothiacell 悬浮液 (OD(620) 1.2) 中的麦醇溶蛋白 (250 µg/ml) 在孵育约 30 分钟后降解了 50%。重要的是,33聚体和26聚体免疫原性pe肽也被裂解,主要是 C 端裂解为 Xaa-Pro-Gln (XPQ) 和 Xaa-Pro-Tyr (XPY)。 Rothia菌株产生的主要麦醇溶蛋白降解酶的大小为∼70-75 kDa,并且Rothia aeria表达的酶在较宽的pH范围(pH 3-10)内具有活性。
< p>结论/意义:虽然人体消化酶系统缺乏裂解免疫原性的能力麸质,这种活性天然存在于口腔微生物酶库中。所鉴定的细菌可用于有害麸质肽的生理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