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群的乳糜泻或“麸质敏感性”患者队列中的恶性肿瘤和死亡率。
摘要来源:世界胃肠病杂志。 2007 年 1 月 7 日;13(1):146-51。 PMID:17206762
摘要作者:L A Anderson、S A McMillan、R G P Watson、P Monaghan、AT Gavin、C Fox、L J Murray
文章隶属关系:临床和人口科学中心,米卢斯大厦,格罗夫纳路,贝尔法斯特,BT12 6BJ,英国,[电子邮件受保护]。
摘要:目标:确定患者恶性肿瘤和死亡的风险在北爱尔兰,肌内膜或抗麦醇溶蛋白抗体检测呈阳性。
方法:人群-使用基于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用于诊断乳糜泻的实验室测试结果来自区域免疫学实验室、北爱尔兰癌症登记处的癌症统计数据和北爱尔兰总登记办公室的死亡率统计数据。计算恶性肿瘤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以及全因和特定原因死亡率的标准化死亡率。
结果: 1993 年至 1996 年间,北爱尔兰共有 13 338 人进行了肌内膜抗体和/或抗麦醇溶蛋白抗体检测。其中 490 名患者接受了肌内膜抗体和/或抗麦醇溶蛋白抗体检测。肌内膜抗体检测呈阳性,被认为患有乳糜泻。有 1133 名患者的抗麦醇溶蛋白抗体检测呈阳性,他们被定义为麸质敏感者。恶性肿瘤与乳糜泻没有显着相关性;然而,全因死亡率诊断后显着增加。乳糜泻患者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标准化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增加,但未达到统计学显着性。与北爱尔兰人群相比,麸质敏感患者的肺癌和乳腺癌发病率显着降低,全因死亡率、恶性肿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显着升高。
< p>结论:患有乳糜泻或麸质过敏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北爱尔兰人群。在抗麦胶蛋白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患者中,这种关联在诊断后持续一年多。麸质敏感性患者的乳腺癌发病率显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