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麸质共济失调中的自身抗体识别一种新型神经元转谷氨酰胺酶。

摘要来源:

Ann Neurol。 2008 年 9 月;64(3):332-43。 PMID:18825674

摘要作者:

Marios Hadjivassiliou、Pascale Aeschlimann、Alexander Strigun、David S Sanders、Nicola Woodroofe、Daniel Aeschlimann

文章所属单位:

谢菲尔德皇家哈勒姆郡医院神经内科,英国。

摘要:

目的:麸质敏感性通常表现为乳糜泻,一种慢性、自身免疫介导的小肠疾病。这些患者中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频率高达 10%。然而,神经功能障碍也可能是麸质敏感性的唯一表现特征。针对转谷氨酰胺酶基因家族不同成员的自身免疫的发展可以提供一个解释麸质敏感性表现的多样性。我们发现了一种新型神经元转谷氨酰胺酶同工酶,并研究了这种酶是否是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免疫反应的目标。

方法:使用重组人转谷氨酰胺酶,我们开发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抑制测定来分析麸质敏感胃肠道和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血清样本以及各种对照包括与自身抗体的存在和特异性无关的遗传或免疫状况的群体。

结果:而抗转谷氨酰胺酶的开发2 IgA 与胃肠道疾病有关,抗转谷氨酰胺酶 6 IgG 和 IgA 反应在麸质共济失调中普遍存在,与肠道受累无关。此类抗体在特定遗传起源的共济失调中不存在,或者在健康个体中。抑制研究表明,在患有共济失调和肠病的患者中,不同的抗体群与两种不同的转谷氨酰胺酶同工酶发生反应。此外,脑组织尸检分析显示小脑 IgA 沉积物含有转谷氨酰胺酶 6。

解释:抗转谷氨酰胺酶 6 的抗体可以发挥作用作为人类白细胞抗原类型和检测抗麦醇溶蛋白和抗转谷氨酰胺酶 2 抗体的标记,以鉴定亚组对麸质敏感的患者可能有患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

研究类型 : 人体研究
更多链接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