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电针“足三里”延缓结肠“炎癌转化”的机制]。

摘要来源:

针刺研究。 2022 年 10 月 25 日;47(10):866-71。 PMID:36301162

摘要作者:

孙晓月、万红叶、张志云、苏阳帅、张晓宁、王晓宇、曲正阳、何伟、景向红

文章所属单位:

孙晓月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ST36)延缓小鼠结肠“炎症-癌变”的机制

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2只在每个组中。腹腔注射偶氮建立小鼠结直肠癌(CRC)模型甲烷(AOM)和饲喂葡聚糖硫酸钠(DSS)。第2周期开始时,双侧ST36电针30分钟,隔日1次,共12次。观察各组结肠肿瘤数量,记录结肠重量和长度。采用MSD多因素分析法检测血清和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7A、IL-23、肿瘤坏死因子(TNF)-α、CXC趋化因子配体1(CXCL1)的含量。 TUNEL染色观察结肠肿瘤局部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观察结肠肿瘤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结肠长度明显缩短模型组结肠质量显着增加(<0.05),结肠质量显着增加(<0.001),IL-1β、IL-6、TNF-α、IL-17A和血清和结肠组织CXCL1显着升高(<0.05、<0.01、<0.001),IL-23含量显着升高(<0.05、<0.01、<0.001)模型组结肠组织出现皱折(<0.05)。与模型组比较,结肠质量减少(<0.05),血清中IL-1β、IL-6、TNF-α、IL-17A的含量降低(<0.05),而IL-17A、IL-6、TNF-α、IL-17A的含量降低(<0.05)。电针组结肠组织中CXCL1、IL-23降低(<0.05),电针组局部凋亡细胞百分率升高(<0.001),电针组局部凋亡细胞百分率升高(<0.001)。 PCNA阳性细胞减少(<0.001),肿瘤数量和肿瘤体积明显减少(<0.01,<0.05)。 CRC小鼠血清中IL-6、TNF-α、IL-17A、IL-23的含量与肿瘤负荷呈正相关(<0.05)。IL-1β、TNF-α、CXCL1、IL-23的含量CRC小鼠结肠组织中的含量与肿瘤负荷呈正相关(<0.05)。

结论: 电针ST36可抑制AOM/DSS炎症相关CRC小鼠的炎症反应,延缓“炎症-癌转化”结肠的形成。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