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研究。
摘要来源:农业食品化学杂志。 2008 年 8 月 27 日;56(16):7502-9。 Epub 2008 年 7 月 26 日。PMID:20697939
摘要作者:张超贤、秦咏梅、郭宝瑞
文章所属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一医院消化科,河南 453100 [电子邮件受保护]
摘要:目标:探索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胃食管反流(GER)。方法:将 60 例确诊为 GER 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患者采用针刺中脘穴(CV 12)、双侧足三里(ST36)、三阴穴进行治疗。角(SP6)、内关(PC6),每日1次,1周为1疗程,疗程间间隔2-3天;对照组30例,口服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莫沙必利20mg,每日3次。两组治疗均持续6周。记录患者症状和反流发作次数,监测24 h食管内酸/胆汁反流情况,并在治疗前(T0)、治疗后即刻3个时间点对食管粘膜内镜特征进行分级评分。治疗过程结束 (T1) 和治疗后 4 周 (T2)。此外,还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与T0时相比,T1时两组24 h食管内pH值、胆汁反流、内镜分级评分和症状评分均显着降低(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这些指数在 T2 时反转至对照组的高水平升高(P<0.05),但治疗组未出现逆转(P>0.05)。治疗期间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灸可有效抑制GER患者食管内酸及胆汁反流,缓解患者症状,且安全性好,深受患者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