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摘要标题:
香茅醛通过靶向麦角甾醇生物合成发挥其抗真菌活性。
摘要来源:J真菌(巴塞尔)。 2021 年 5 月 29 日;7(6)。 Epub 2021 年 5 月 29 日。PMID:34072578
摘要作者:欧阳秋丽、刘杨梅、Okwong Reymick Oketch、妙玲张,邵兴峰,陶能国
文章归属:欧阳秋丽
摘要:麦角甾醇(ERG)是开发针对绿霉菌病原体的抗真菌药物的潜在靶点柑橘类水果。这项研究研究了香茅醛(一种典型的精油萜类化合物)作用于麦角甾醇以表现出其抗真菌活性的机制。我们之前报道过香茅醛以最低抑制浓度抑制生长(MIC) 和最低杀菌浓度 (MFC) 分别为 1.36 和 2.72 mg/mL。在香茅醛处理的细胞中,膜完整性和麦角甾醇含量显着降低,而作为麦角甾醇生物合成前体的羊毛甾醇却大量积累。添加150 mg/L的外源麦角甾醇降低了香茅醛的抑制率,使麦角甾醇含量和膜结构恢复到正常水平,并触发几乎所有ERG基因的表达。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推断香茅醛通过下调负责将羊毛甾醇转化为麦角甾醇的 ERG 基因来损害细胞膜完整性,这是由于观察到麦角甾-7,22-二烯醇的积累而导致的关键下调基因。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