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 IIA 改善链脲佐菌素诱发的糖尿病肾病,部分是通过减弱 PERK 途径诱发的纤维化。
摘要来源:Drug Des Devel Ther。 2020;14:5773-5782。 Epub 2020 年 12 月 31 日。PMID:33408464
摘要作者:徐淑娟、何连军、丁可可、张玲玲、徐新辉、王胜、钱学艺
文章来源:徐淑娟
摘要:用途:丹参酮 IIA (Tan IIA), Tan IIA 中提取的一种化合物可以改善 II 型糖尿病,但 Tan IIA 介导的糖尿病肾病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了 Tan IIA 对链球菌肾组织的保护作用n (STZ) 诱发的糖尿病肾病。
材料和方法:Tan IIA(2、4、8 mg/kg /天)每天通过腹膜内注射给予STZ治疗的大鼠,持续42天。通过苏木精-伊红和马森斯三色染色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评估形态病理学。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中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实时定量 PCR 测定 mRNA 表达水平。
结果:Tan IIA 浓度为 2 和 4 mg/kg减弱糖尿病大鼠血清中尿酸和血尿素氮水平的升高,恢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降低。 Tan IIA 2 和 4 mg/kg(而非 8 mg/kg)可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肾小管增厚; 2 mg/kg、4 mg/kg 和 8 mg/kg 的 Tan IIA 减弱了肾小球基底膜的增厚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膜和胶原沉积。 Tan IIA 2、4、8 mg/kg 治疗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SP-1、Grp78 和 CHOP 的表达水平。 2 mg/kg、4 mg/kg和8 mg/kg的Tan IIA减弱了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p-PERK、p-elf2α和ATF-4蛋白水平的增加,而AFT-6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的增加STZ或Tan IIA治疗不影响肾组织中XBP-1t、XBP-1s和p58IPK的水平。
结论:Tan IIA介导的对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可能与通过减弱PERK信号活性减少内质网应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