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伊氏乳杆菌菌株保护 IPEC-J2 单层细胞的上皮屏障完整性,免受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有害影响。
摘要来源:Physiol Rep. 2018 Jan ;6(2) 。 PMID:29368445
摘要作者:Shokoufeh Karimi、Hans Jonsson、Torbjörn Lundh、Stefan Roos
文章隶属关系:Shokoufeh Karimi
摘要:罗伊氏乳杆菌是哺乳动物和鸟类胃肠 (GI) 道的居民,已知该物种的几种菌株有效的益生菌。罗伊氏乳杆菌赋予健康促进作用的机制还远未完全了解,但保护粘膜屏障被认为很重要。肠漏是一种肠道通透性异常的状态,对各种胃肠道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有影响。产肠毒素埃希大肠杆菌(ETEC)可通过产生肠毒素或直接侵入肠上皮来侵入肠粘膜并引起屏障功能的改变。我们的假设是罗伊氏乳杆菌可以保护粘膜屏障,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监测罗伊氏乳杆菌菌株对 ETEC 引起的上皮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来挑战这一假设。使用基于猪肠道细胞系 IPEC-J2 的感染模型,结果表明,用人源罗伊氏乳杆菌菌株(ATCC PTA 6475、DSM 17938 和 1563F)和大鼠菌株 (R2LC) 预处理细胞可降低通过 FITC-葡聚糖的渗透性和跨上皮电阻 (TEER) 监测,ETEC 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产生有害影响。此外,结果显示,ETEC 上调促炎细胞因子 IL-6 和 TNFα,并降低较短亚型 ZO-1 (187 kDa) 和 E-钙粘蛋白的表达。相比之下,用罗伊氏乳杆菌预处理DSM 17938 和 1563F 下调 IL-6 和 TNFα 的表达,并导致 ZO-1 较长亚型 (195 kDa) 的产量增加,并维持 E-钙粘蛋白表达。有趣的是,仅当感染细胞用菌株 1563F 预处理时,ZO-1 (187 kDa) 的表达才得以保留。这些发现表明,罗伊氏乳杆菌菌株对 ETEC 诱导的粘膜完整性破坏具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