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二酚通过恢复颞叶癫痫模型中海马中间神经元功能发挥抗癫痫作用。
摘要来源:Br J Pharmacol。 2018年3月25日。Epub 2018年3月25日。PMID:29574880
摘要作者:Archie A Khan、Tawfeeq Shekh-Ahmad、 Ayatakin Khalil、Matthew C Walker、Afia B Ali
文章隶属关系:Archie A Khan
摘要:背景和目的:一种非精神活性植物大麻素——大麻二酚(CBD),作为一种有效的潜在抗癫痫药显示出有希望的结果治疗某些形式的难治性癫痫的药物。为了了解 CBD 发挥抗癫痫作用的机制,我们研究了 CBD 对突触连接的影响,以及海马 CA1 锥体细胞和两个主要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内在膜特性:快脉冲g,表达小清蛋白(PV)和适应、表达胆囊收缩素(CCK)的中间神经元。我们还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了 CBD 体内治疗是否改变了 CCK 和 PV 中间神经元的命运。
实验方法:电生理学在大鼠颞叶癫痫(体内红藻氨酸诱导)和体外的急性脑切片中进行细胞内全细胞记录与神经解剖学相结合(无镁诱导的)癫痫发作模型。对于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在用红藻氨酸诱导癫痫持续状态 (SE) 后零时和 90 分钟体内施用 CBD(100 mg kg)。
主要结果:浸浴施用 CBD (10μM),抑制锥体细胞之间单一突触的兴奋性,但增强抑制作用突触后锥体细胞的快速尖峰和适应中间神经元引起的突触电位。此外,CBD 以细胞类型特异性的方式恢复了 PV、CCK 和锥体细胞受损的膜兴奋性。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证实了 CBD 的这些神经保护作用,实验显示 CBD 治疗后表达 PV 和 CCK 的中间神经元的萎缩和死亡显着减少。
结论与意义:总而言之,我们的数据表明 CBD 可恢复癫痫模型的兴奋性和形态损伤通过多种机制控制癫痫前期水平,恢复正常网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