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

单击此处阅读完整文章。

摘要标题:

共微粉化棕榈酰乙醇酰胺/虎杖苷治疗导致手术诱导的啮齿动物模型中子宫内膜异位病变消退子宫内膜异位症。

摘要来源:

Front Pharmacol。 2016 年;7:382。 Epub 2016 年 10 月 14 日。PMID:27790149

摘要作者:

Rosanna Di Paola、Roberta Fusco、Enrico Gugliandolo、Rosalia Crupi、 Maurizio Evangelista、Roberta Granese、Salvatore Cuzzocrea

文章隶属关系:

Rosanna Di Paola

摘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慢性、疼痛性疾病,其特征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存在于子宫腔外。棕榈酰乙醇酰胺 (PEA) 是一种内源性脂肪酸酰胺,具有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 PEA缺乏自由基清除能力活性,与白藜芦醇的天然前体虎杖甙 (PLD) 不同。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口服共微粉化 PEA/虎杖甙 [m(PEA/PLD)] 在手术诱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自体大鼠模型中的作用。通过将子宫方块(植入物)自体移植到肠系膜和腹膜腔中,在雌性 Wistar 白化大鼠中诱导子宫内膜异位症。将大鼠分为一组对照组和一组治疗组(每组10只动物):m(PEA/PLD) 10 mg/kg/天。手术后 28 天,确定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对体积。通过组织学证实子宫内膜样组织:马森三色和甲苯胺蓝分别用于检测纤维化和肥大细胞。治疗组的囊肿直径较小,纤维化评分改善,肥大细胞数量减少。 m(PEA/PLD)给药减少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细胞间粘附痣cule、基质金属蛋白酶 9 表达和淋巴细胞积累。 m(PEA/PLD) 处理还减少了过氧亚硝酸盐的形成、(聚 ADP) 核糖聚合酶的激活、IkBα 磷酸化和细胞核中的核因子-kB 易位。我们的结果表明m(PEA/PLD)可能有助于抑制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病变的发展。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棕榈酰乙醇酰胺,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