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

点击此处阅读完整文章。

摘要标题:

白藜芦醇是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血管形成和细胞增殖的有效抑制剂。

摘要来源:

Hum重现。 2013 年 5 月;28(5):1339-47。 Epub 2013 年 2 月 20 日。PMID:23427233

摘要作者:

J Rudzitis-Auth、MD Menger、MW Laschke

文章隶属关系:

J Rudzitis-Auth

摘要:

研究问题:植物化学化合物白藜芦醇是否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病变的血管化?

摘要答案: 白藜芦醇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增殖来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病变中新微血管的发育。

已知信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形成和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管生成。白藜芦醇是一种多效性药物,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新血管的发育。

研究设计、规模、持续时间: 这是一项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的随机研究,对 20 只患有手术诱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雌性 BALB/c 小鼠进行白藜芦醇(40 毫克/公斤/天,n = 10)或载体(n = 10)治疗。 10) 4 周。

材料、设置、方法: 通过手术将子宫组织移植到 BALB/c 小鼠的腹腔中诱导腹膜和肠系膜子宫内膜异位病变,每天通过口服强饲法用白藜芦醇(40 mg/kg)或载体治疗病变生长。随后通过高分辨率超声成像分析血管形成、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在 4 周的观察期内进行卡尺测量、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

主要结果和机会的作用:白藜芦醇抑制腹膜和肠系膜子宫内膜异位病变中的血管生成,与对照相比,微血管密度显着降低。额外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表明,这是由于病变部位新发育的微血管系统中 CD31 阳性内皮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所致。与这些发现一致的是,与对照组相比,白藜芦醇治疗小鼠的病变表现出生长速度降低和最终尺寸更小。这与增殖细胞核抗原和 Ki67 阳性基质细胞和腺体细胞数量较少有关。两组均未检测到凋亡细胞。为了限制机会的影响,实验是在标准化实验室条件下使用应用程序进行的适当的控制。 P <0.05 的值具有统计学意义。

限制和注意原因:子宫内膜异位病变是通过手术引起的子宫组织移植不使用人类来源的病理性子宫内膜异位组织。因此,在该小鼠模型中获得的结果可能与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人类患者不完全相关。

研究结果的更广泛含义:白藜芦醇是子宫内膜异位病变血管形成的有效抑制剂。这很可能会抑制病变生长。因此,白藜芦醇代表了未来子宫内膜异位症植物化学治疗的一种有前途的候选疗法。

研究资助/竞争利益:这项工作得到了萨尔州弗伦德大学诊所的资助。作者没有需要申报的利益冲突。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白藜芦醇,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