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同理心的横断面测量。
摘要来源:J Gen Intern Med。 2007 年 10 月;22(10):1434-8。 Epub 2007 年 7 月 26 日。PMID:17653807
摘要作者:Daniel Chen、Robert Lew、Warren Hershman、Jay Orlander
文章所属单位: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埃文斯医学系普通内科科,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电子邮件受保护]
摘要:< span class="sub_abstract_label">背景: 同理心在医患关系中很重要。先前的研究表明,医生的同理心可能会随着临床培训而下降。
目标:衡量和检查整个医学院的学生同理心
设计和参与者:2006 年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学生的横断面研究。即将入学的学生加上临近学年结束时的每个班级都进行了调查。
测量: 杰斐逊医师同理心量表学生版 (JSPE-S),这是一份经过验证的 20 项自填问卷,总分范围为 20 至 140。JSPE-S 分数针对潜在的混杂因素进行了控制例如性别、年龄、毕业时预期的财务债务以及未来的职业兴趣。
结果:658 名学生参与了这项研究(占学校人口的 81.4%)。一年级医学生班级的共情得分最高(118.5),而四年级班级的共情得分最低(106.6)。二年级和三年级班级的同理心测量结果存在差异(118.2 vs 112.7,P<.001),对应于临床培训的第一年。从新生到一年级,同理心似乎有所增加(115.5 vs 118.5,P = .02)。喜欢以人为本的专业的学生比喜欢以技术为导向的专业的学生具有更高的同理心得分(114.6 vs 111.4,P = .002)。女生比男生更有可能选择以人为本的专业(51.5% vs 26.9%,P<.001)。女性的 JSPE-S 分数高于男性(116.5 vs 112.1,P<.001)。年龄和债务不会影响同理心得分。
结论:临床前阶段学生的同理心得分高于临床前阶段的学生。临床年。需要努力确定班级之间的共情分数差异是否是队列效应或代表医学教育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未来的研究需要确认临床培训是否会对同理心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是的话,是否可以设计干预措施来减轻这种影响。